新闻网讯(记者 杨云锋/文 刘健/摄)“发展中的长大,广纳百川;冲刺中的长大,求贤若渴;创新中的长大,未来可期。”3月29日,长江大学东校区群贤毕至,我校第四届海内外青年学者论坛在党委书记王建平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开幕。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40余名青年学者共话学科前沿、共谋发展未来。

荆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傅前武,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出席论坛。论坛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吕一兵主持,通过长江大学微信视频号、官方抖音号等平台同步直播。

王建平在致辞中向参会的各位青年才俊表示热烈的欢迎。他系统阐述了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成效,并从学科专业结构、教学科研平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着重介绍了学校在创新人才工作体系、优化人才评价体系、营造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系列举措和人才引进政策保障。他诚邀广大青年学者加入长大、筑梦长大,在共同书写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崭新篇章中成就精彩人生。

傅前武从文化历史、交通、经济、文旅等方面介绍了荆州市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荆州市专门出台政策为长大人才引进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购房补贴、人才公寓等安居保障,真诚欢迎青年才俊扎根荆州,在长江大学提供的广阔舞台中创新创业、成长成就。

能源学部副主任杨冬教授、石油工程学院院长宇波教授、农学部主任张学昆教授、城市建设学院院长肖桃李教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分别介绍了学校在能源安全、低碳技术、粮食安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学科布局、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

人力资源部部长杨文星详细解读“长大学者”六类引才岗位,展示有竞争力薪酬待遇、立体化的成长支持机制、全方位生活保障体系等政策优势,传递“真心爱才、倾心引才”的决心。

石油工程学院李庆教授、农学院赵晨晨博士、经济与管理学院周欣星博士作为新入职人才代表,分享融入长大的成长故事。李庆表示:“长江大学高度重视人才、关心人才,书记和校长提出了‘熟悉长大’概念,鼓励青年人才在熟悉过程中,若发现不适应之处,积极建言,学校将据此推进改革。”赵晨晨说“学校提供了优质的科研平台和发展空间”,周欣星则点赞学校“科研与生活双保障”的生态。

主论坛活动在全体与会人员合唱《长江大学校歌》中落下帷幕。
当天下午,学校还举办了海外人才工作坊,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围绕海外引才政策、人才项目申报与精准培育、学业发展困惑与突破途径等主题和与会学者进行了交流。各学院举办了分论坛,通过学术报告、面试考核、实验室参观等形式与青年学者深入对接。
据悉,学校举办人才论坛以来,参会青年人才数量逐年递增,仅2024年就引进了108位各层次岗位人才,吸引9位高层次人才加盟,其中包括4位国家杰青。如今,学校已逐步形成“融天下·汇长江·创未来”的人才集聚品牌。
(审核 杨文星 编辑 李胜杰)
直播链接:https://jlcnrgvzb.vzan.com/live/page/1109344259?shauid=TMH1sfl-s8-l524CdZ-w6A**&sharetstamp=1743475809347&v=1743475910674